- 關注:956
- 李軍奇 教授
研究方向:(1)環(huán)境催化材料,涉及催化劑體系結構設計、機理研究及在環(huán)境領域的應用; (2)能源材料,從事光/電分解水制氫系統(tǒng)的構建、優(yōu)化及相關電極材料的研究。
關注:151 - 張衛(wèi)新 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1)新型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制備與過程技術研發(fā); (2)有序微納結構半導體材料的設計、制備及在器件中的應用; (3)新型無機功能材料的設計、制備及面向新能源與環(huán)保領域的應用。
關注:1782 - 歐陽俊 教授
研究方向:功能陶瓷薄膜及涂層的研究,特別是應用于能量轉換與存儲、微電子、微電子機械系統(tǒng)及感應器技術,數(shù)據(jù)存儲和遠程通訊等領域的薄膜或多層功能陶瓷材料。 這些材料主要包括鐵電/壓電薄膜材料,光熱涂層、光電、熱電轉化/儲能材料,高性能電介質材料,多鐵性材料, 鐵磁材料等。 高度離子化物理氣相沉積(high-ionization PVD/I-PVD)陶瓷薄膜及硬質合金材料。 納米科學與納米技術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包括納米制造 (Nano- fabrication),納米材料及納米器件中的結構-性能關系研究,用掃描探針顯微鏡測試材料納米尺度的結構及性能等。 結合計算熱力學,固體力學以及應變工程/彈性束縛工程(Strain/Constrain Engineering)方法,對薄膜或多層材料進行設計以優(yōu)化其物理性能。 梯度功能材料,特別是可用于制造新一代傳感器(Sensors),微機電系統(tǒng)(MEMS)和微電子設備(Microelectronics) 的梯度功能電子材料。
關注:829 - 關注:1510
- 徐現(xiàn)剛 教授
研究方向:一直從事MOCVD化合物半導體薄膜材料(包括As,P,Sb和氮化物)的生長及器件應用工作,制備出多種量子異質結構材料如量子阱、超晶格、2DEG,多種薄膜材料如AlGaAs、AlGaInP、InGaAsP、AlInGaN、GaAsSb、InGaSb等,應用到多種半導體器件如:半導體激光器、發(fā)光二極管、HBT、HEMT等。
關注:1187 - 關注:6220
- 唐有根 教授
研究方向: 1.先進電池及其相關材料: 包括金屬燃料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鎳鋅電池、新型鉛酸電池、超級電容器等; 2.應用電化學:包括電化學合成技術、電化學腐蝕與防護技術以及電化學環(huán)境保護工藝與技術等; 3.催化材料制備與應用:包括電催化、光催化、生物催化技術及新型催化劑制備等; 招生學科:應用化學、工業(yè)催化、有機化學、無機化學
關注:872 - 周濤 教授
研究方向:1. 多相流與流態(tài)化技術 納米顆粒由于粒徑非常小,比表面積大,但顆粒間力較大,一般以聚團的形式出現(xiàn),應用起來有一定難度。但在外力場(振動或磁場)作用下,納米顆粒以小聚團的形式流化。振動或磁場能大大降低納米顆粒最小流化速度,節(jié)省能源;且在最小流化速度時無氣泡,床層膨脹高,從而反應或傳熱效率高。掌握了納米顆粒的關鍵應用技術就能開發(fā)出新型反應器、干燥器等。比如,如果納米催化劑能用在現(xiàn)有煉油廠流化催化裂化裝置上,將大大提高催化劑的利用率和產品收率,降低成本;納米顆粒的干燥,如果采用外力場(振動或磁場)作用下流態(tài)化干燥,將會大大降低顆粒間團聚,減少結塊,從而提高產品質量。因此,納米材料的應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fā)已成為國際高科技競爭的焦點之一。 2. 納米材料、超微細顆粒的造粒和表面改性 對納米材料、超微細顆粒在轉筒造粒機、圓盤造粒機、擠壓造粒機、對輥壓縮造粒機中的造粒,以及流化床中的噴霧造粒進行理論與應用研究,并采用模型對其進行理論模擬,為生產應用提供理論指導。 采用化學方法對粉體材料,如鋁粉顏料、CaCO3進行表面改性,研究各種操作條件對表面改性的影響,使其達到工業(yè)生產的要求。 3. 醫(yī)藥中間體的合成 通過對工藝操作條件的優(yōu)化,提出合成醫(yī)藥中間體的新路徑,為工業(yè)化應用提供技術參數(shù)和理論指導。
關注:849 - 賀琦 副教授
研究方向:1、表面合金化技術及應用,包括雙層輝光離子滲金屬技術及加弧輝光離子滲金屬技術。 2、薄膜沉積制備技術及應用,包括金剛石薄膜、立方氮化硼薄膜,金屬陶瓷薄膜以及功能薄膜(介電薄膜、鐵電薄膜等)。 3、材料的沖蝕磨損研究,包括塊體及薄膜材料的沖蝕磨損過程及機理研究
關注: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