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wǎng)訊 相隔兩天,國內兩大電池廠商宣布將在美國投建電池廠。
9月6日,億緯鋰能公告表示,其全資孫公司億緯美國與 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PACCAR 設立合資公司,在美國投資建設電池產能。其中,億緯美國擬現(xiàn)金出資不超過1.5億美元,持有合資公司10%股權;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PACCAR現(xiàn)金出資上限均為8.3億美元,各持有合資公司30%的股權,并將購買合資公司生產的全部或大部分產品。
而就在兩天后,當?shù)貢r間9月8日,美國伊利諾伊州政府官網(wǎng)發(fā)布消息,宣布國軒高科將斥資20億美元(約147億元人民幣)在該州坎卡基縣曼特諾新建電動汽車電池超級工廠。該工廠預計將生產10GWh的鋰離子電池組和40GWh的鋰離子電池芯,計劃明年投產。
中國企業(yè)為何前赴后繼赴美建廠?
相對于國內日趨激烈的電池競爭格局,美國新能源車市場類似于3年前的中國,并且有望復刻中國新能源車的發(fā)展速度。
根據(jù)美國汽車創(chuàng)新聯(lián)盟數(shù)據(jù),2023年一季度美國新能源輕型車實現(xiàn)銷量30.5萬輛,同比增長56%,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至8.6%。而在今年7月,美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來到13.1萬輛,滲透率已經上升至9.67%。有機構預計,至2030年,美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50%。
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需求,對應著快速上升的動力電池需求。美國本土沒有對應的技術和完整的供應鏈。有如此廣闊的增長前景,中國企業(yè)自然想先去搶占市場。
受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影響,企業(yè)赴美建廠屢屢受挫
今年年初正式生效的《通脹削減法案》為在北美地區(qū)進行組裝的電動汽車提供了7500美元的聯(lián)邦稅收抵免,但對汽車電池中的關鍵礦物、組件等來源有著嚴格的標準。
自2023年開始,電動汽車必須有50%以上的電池部件與材料在北美制造或組裝,才有資格獲得每輛車3750美元的稅收優(yōu)惠。這一比例在2029年之后需達到100%。另外3750美元的稅收優(yōu)惠則與電池關鍵礦物有關。從2023年開始,電動汽車需有40%的電池關鍵礦物在北美或與美國簽訂貿易協(xié)定的國家開采或回收。原材料本地化的的比例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到2027年達到80%。
對于電池企業(yè)而言,赴美建廠可以滿足上述要求,同時也能夠獲得美國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稅收優(yōu)惠和資金支持。但受地緣政治關系緊張等背景的影響下,中國電池廠商赴美建廠難度極大。
此前寧德時代就和特斯拉達成了合作協(xié)議,但最終被美國以“會導致美國過度依賴中國新能源技術、涉及國家安全”的理由拒絕。今年2月,福特汽車宣布將斥資35億美元,在美國密歇根州建設電池工廠,預計將于 2026 年投產。寧德時代作為獨家技術合作伙伴,只負責技術的授權,且不占有任何的股份。然而事情的發(fā)展卻是一波多折,前不久福特汽車突然宣布,與寧德時代的合作項目遭到當局調查。
此次,億緯鋰能設立合資公司也采取了類似的方式,只向合作方提供產品開發(fā)、制造和商業(yè)化的授權許可,為了讓該項目完全以合資方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PACCAR為主導,億緯鋰能僅持股10%,試圖把風險最小化。億緯鋰能表示,公司在此前已與合作伙伴進行過充分的信息交流,避免可能存在的風險。
擁有外資背景,國軒高科美國建廠
相比于寧德時代赴美的層層阻礙,國軒高科就簡單了不少。國軒高科的第一大股東是大眾中國,業(yè)內人士表示,“有很大概率,國軒高科有大眾背景,與不少中國電池廠商不同!
此次國軒高科選擇在伊利諾伊州坎卡基縣曼特諾新建一座投資20億美元的鋰電池超級工廠。這也是繼去年10月宣布將投資24億美元、在密歇根州北部建造電池材料工廠后,在美國的第二筆重大投資。密歇根電池材料工廠包括一個每年生產15萬噸電池正極材料的工廠,以及兩個年產電池負極材料5萬噸的工廠。今年6月,工廠獲得美國聯(lián)邦政府批準。
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表示,歷時一年,國軒高科最終落戶伊利諾伊州建設電池工廠,此次伊利諾伊州的電池工廠項目不需要新建工廠,而是計劃重新利用曼特諾現(xiàn)有的一家工廠的基礎設施,在節(jié)約資源的同時也提高了建設效率。
伊利諾伊州州長JB普利茲克介紹,國軒高科未來也將獲得高達5.36億美元(約合4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補貼。
不僅如此,國軒高科還有資格在未來30年內獲得2.13億美元(約合15億元人民幣)的稅收優(yōu)惠。其要求是國軒高科的最低投資額為19億美元,并創(chuàng)造2600個全職崗位,且崗位工資不得低于坎卡基縣同類崗位平均工資的120%。
材料企業(yè)綁定韓企進入北美市場
面對美國巨大的市場前景,動心的不止電池廠商。
作為中間環(huán)節(jié),材料企業(yè)雖然不一定非得赴美建廠,但《通脹削減法案》要求電動汽車所使用動力電池原材料需滿足一定比例產自美國或與美國簽訂有自由貿易協(xié)議的國家,或是在北美境內回收的。這使得中國企業(yè)不得不通過投資韓企來進入北美市場。
容百科技作為鋰電材料龍頭企業(yè),之前已在韓國建成2萬噸/年高鎳三元正極產能基地,并計劃在韓國忠州分別投資建設年產4萬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和年產2萬噸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生產基地。
“韓國產能靠近全球電芯巨頭,可實現(xiàn)快速響應并觸達北美、歐洲等潛力市場,有助于更好地服務全球客戶,韓國擁有多家頭部電池客戶,如LGES、SDI和SK on等。”容百科技表示。
此外,華友鈷業(yè)和格林美等材料廠商均宣布了與韓企的合作。
總而言之,美國擁有廣闊的市場需求,但面對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中國企業(yè)想進入其本土很難,比亞迪創(chuàng)始人王傳福曾直言:“美國,我們是不進去的!毖巯氯魏沃袊鴦恿﹄姵刂圃焐,想要開辟美國本土市場,都需要冒很大的風險。
參考來源:
1.虎嗅 《寧德時代鋪路,卻讓對手撿了漏》
2.中國基金報 《147億美國建廠?A股巨頭回應》
3.每日經濟新聞 《斥資147億,中國電池巨頭在美國建超級工廠!將創(chuàng)造2600個工作崗位,當?shù)爻兄Z補貼近40億》
4.中國證券網(wǎng) 《需求旺盛 動力電池加速出!
5.蓋世汽車 《比亞迪“放棄”的美國市場,上汽要去?》
(中國粉體網(wǎng)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yè)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