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wǎng)訊 鈉離子電池中的富錳基鈉超離子導體(NASICON)型正極材料,因電壓高、原材料豐富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而因充電/放電曲線存在明顯的電壓滯后,導致可逆容量較低,從而阻礙了其應用。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趙君梅聯(lián)合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胡勇勝,從晶體結構上解釋了富錳基NASICON型正極的電壓滯后原因,并探索出克服這一現(xiàn)象的實用策略。7月13日,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DOI:10.1038/s41560-023-01301-z)上。
正極材料不僅決定電池的能量密度,而且決定其成本。Na3MnZr(PO4)3、Na3MnTi(PO4)3等富錳基NASICON型正極材料引起了科學家對先進聚陰離子正極材料的關注。然而,受制于動力學,錳基NASICON正極擴散在可利用電化學窗口顯示出有限的電化學活性,其本質原因尚未知曉。
該研究基于充放電行為的差異,定義了聚陰離子材料存在的兩類缺陷(圖1),即在材料制備過程中產(chǎn)生的本征反占位缺陷(IASD)和伴隨充放電過程產(chǎn)生的衍生反占位缺陷(DASD)。研究結合光譜、結構表征和理論計算,在所合成的Na3MnTi(PO4)3正極材料中捕捉到Mn占據(jù)Na2(Wyckoff位置為18e)空位(Mn/Na2_v)的IASD,這完全不同于Na3VCr(PO4)3正極展現(xiàn)出的DASD現(xiàn)象;诖,該工作揭示了Na3MnTi(PO4)3電壓滯后的本質起因,即Mn/Na2_v的IASD阻斷了Na+離子擴散通道,導致Mn2+/3+/4+氧化還原反應時Na離子的擴散動力學緩慢,因而在可使用的電化學窗口范圍內(nèi)出現(xiàn)電壓極化和容量損失。
進一步,該團隊發(fā)展出克服這種電壓滯后現(xiàn)象的實用策略。研究通過在過渡金屬位點摻雜Mo來增加IASD的形成能,從而降低Mn占據(jù)Na2空位,即減少缺陷濃度(圖2)。Mo摻雜Na3MnTi(PO4)3的可逆比容量在0.1C下從82.1 mAh·g-1增加到103.7 mAh·g-1,并在0.5C下循環(huán)600次后仍能保留初始容量的78.7%(在2.5-4.2 V的電壓范圍內(nèi))。
此前,趙君梅、胡勇勝以及四川大學教授郭孝東合作發(fā)現(xiàn),基于電荷自平衡,可通過調節(jié)Na3MnTi(PO4)3中鈦的價態(tài)從而引入更多的鈉,由此形成系列富鈉Na3+xMnTi(IV)1-xTi(III)x(PO4)3 (0<x<1)材料。由于過量引入鈉,減少晶體結構中的占位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了這一材料的電壓滯后現(xiàn)象,使得充放電曲線展示了延長的Mn2+/Mn3+和Mn3+/Mn4+電壓平臺,為解決錳基NASICON正極存在的晶體結構缺陷提供了另一種解決思路【《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DOI:10.1002/adfm.202302810】。
這一系列研究對于更廣泛地理解NASICON型正極的衰減機制具有重要意義,為開發(fā)低成本和高能量密度的鈉電池正極材料提供了有效途徑,并將推進錳基NASICON型正極的實際應用。
圖1. 衍生反位點缺陷和本征反位點缺陷之間的差異
圖2. Na3MnTi(PO4)3的電壓遲滯現(xiàn)象及Mo摻雜前后的原子分辨率HADDF-STEM圖像
(中國粉體網(wǎng)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yè)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