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wǎng)訊 為了更科學的進行納米碳酸鈣研發(fā)、生產(chǎn)和應用,對其改性效果進行準確評價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常用的納米碳酸鈣改性效果評價指標有:活化指數(shù)、吸油值、疏水性、包覆量、包覆率、粒徑、形貌、白度、分散性等。
1活化指數(shù)與吸油值
活化指數(shù)和吸油值是納米碳酸鈣改性效果常用的評價指標,活化指數(shù)可以用來評價表面改性后納米碳酸鈣的疏水效果,而吸油值是指納米碳酸鈣在應用時的消耗油量,一般來說,活化指數(shù)越高、吸油值越低,改性效果越好。通常改性劑的種類及用量對活化指數(shù)和吸油值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
2疏水性
疏水性是納米碳酸鈣重要的評價指標,也是納米碳酸鈣改性的一大研究熱點,可以用靜態(tài)接觸角來表征納米碳酸鈣的疏水性。改性劑的種類對改性后納米碳酸鈣的疏水性有著顯著的影響,硬脂酸、硅烷偶聯(lián)劑、油酸、鈦酸酯偶聯(lián)劑等都是常用的疏水性改性劑,在表面改性過程中,這些改性劑逐漸附著在顆粒表面,從而降低納米碳酸鈣顆粒的表面能。值得一提的是,納米碳酸鈣的晶型晶貌也會影響其改性后的疏水性。
3包覆量及包覆率
通過檢測包覆量和包覆率可以了解納米碳酸鈣的包覆情況,對改性機理的研究及改性效果的評價均有很大的幫助。通常情況下,根據(jù)不同物質(zhì)的分解溫度或揮發(fā)溫度不同,可以對改性后的納米碳酸鈣進行熱重分析得出改性劑的包覆量,然后可根據(jù)下式求出包覆率。
式中:n是包覆率;M是顆粒表面的包覆量;q是改性劑分子的分子量;Na是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Ao是表面改性劑分子的截面積;SW是被包覆顆粒的比表面積。
此外,一些研究者通過對改性劑機理的研究構(gòu)建出相應的包覆模型,從而計算出理論包覆量或包覆率,通過與實際包覆量或包覆率進行對比來了解包覆情況,也為改性機理研究提供了實際的依據(jù)。
4粒徑及形貌
納米碳酸鈣的粒徑及形貌主要取決于其制備過程,因此,在原位改性過程中,液相物濃度、攪拌速率、溫度等工藝條件及改性劑種類和濃度都會影響納米碳酸鈣的成核、結(jié)晶及生長,通過控制這些因素可以制備不同形貌及尺寸的納米碳酸鈣。在研究過程中,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電子顯微鏡可直觀地觀察到納米碳酸鈣的形貌、大小。此外,激光粒度分析儀可以觀察改性后納米碳酸鈣的粒度分布情況,BET可以測出納米碳酸鈣比表面積。
5白度
對于涂料、造紙、橡膠、塑料等行業(yè),白度是評價納米碳酸鈣的重要指標。改性后的納米碳酸鈣的白度除了與改性劑的選擇有關(guān),還與水分、烘干溫度及烘干時間有關(guān),一般情況下,烘干時間越長、溫度越高、水分越少,白度就越高。
6分散性
納米碳酸鈣可作為填料被廣泛應用于橡膠、塑料、造紙等行業(yè)中,因此納米碳酸鈣在有機體中的分散性也是一個重要的評價指標,通過對填充后的有機體進行電鏡掃描,可直觀地觀察納米碳酸鈣的分布情況。除了納米碳酸鈣本身的性能及改性效果,其填充的量也是影響分散性的重要因素。
結(jié)語:
改性技術(shù)拓展了納米碳酸鈣的應用領(lǐng)域,但要把納米碳酸鈣應用到更精細、更高端的場景,改性效果評價就不能夠忽視。
參考來源:
孟叮,等:納米碳酸鈣改性效果的影響因素及評價方法,山西大學
(中國粉體網(wǎng)編輯整理/昧光)
注:圖片非商業(yè)用途,存在侵權(quán)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