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從甜蜜聯(lián)姻到對薄公堂,有時只隔著一條生產線的距離。
2012年,佰利聯(lián)斥資1.05億元從德國鈦康引進氯化法鈦白粉生產技術用于IPO募投項目。然而裝置建成后首次聯(lián)動試車失敗,對于失敗原因,佰利聯(lián)與德國鈦康各執(zhí)一詞,從合作伙伴到對薄公堂。4月12日,佰利聯(lián)發(fā)布公告,對德國鈦康公司(以下簡稱德國鈦康)此前的仲裁申請作出反請求。
佰利聯(lián)董秘辦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倘若仲裁失敗公司經營也不會受太大影響。此外,公司不會放棄上述生產線,亦在尋求其他公司技術支持爭取實現(xiàn)預期產能。
生意社鈦白粉行業(yè)分析師楊遜對記者表示,事實上,國內氯化法鈦白項目受阻已非個例,畢竟“國內和國外仍舊存在技術壁壘,買過來的技術一落地都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
鈦白粉技術轉讓陷糾紛
早在2012年11月,佰利聯(lián)與德國鈦康簽署合同,決定聘請德國鈦康為6萬噸/年氯化法鈦白粉生產線提供設計、建造、操作及技術服務,合同金額1.05億元。這項交易采取分期付款方式進行,2015年5月,雙方的合作推進至第六步,即生產線已經建成,開始第一次聯(lián)動試車。而隨著試車失敗,雙方糾紛最終爆發(fā)。
對于失敗原因,德國鈦康歸咎于佰利聯(lián)設備安裝不符合要求、員工操作錯誤。佰利聯(lián)董秘辦相關人士則表示,“我們是嚴格按照合同要求和技術人員指導購買機器設備”。佰利聯(lián)在去年9月就向德國鈦康發(fā)出了《終止合同通知書》。
今年1月,佰利聯(lián)收到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員會)仲裁通知,德國鈦康公司以公司為被申請人向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請求裁決解除佰利聯(lián)解除合同的行為無效,并支付逾3189萬元費用。
3月25日,佰利聯(lián)針對鈦康公司的《仲裁申請書》向仲裁委員會提交了《答辯意見及反請求申請》,同時提出反請求申請,請求裁決德國鈦康退還合同價款2750萬元及其利息,賠償違約損失6212.03萬元。
在12日發(fā)布的公告中,佰利聯(lián)稱,日前,公司收到仲裁委員會《反請求受理通知》,其所提出的仲裁反請求將與鈦康公司的仲裁請求一并進行審理。
對于此次糾紛,佰利聯(lián)董秘辦人士對記者表示,按照簽訂的合同來講,對方應該在一個時間點生產出產品,但他們沒有做到,影響到后續(xù)的安排,所以公司決定終止合同。針對仲裁申請,佰利聯(lián)也做了一份答辯狀,針對性地予以反駁。
佰利聯(lián):將尋求其他技術方合作
上述仲裁結果仍待時日,佰利聯(lián)的氯化法鈦白粉生產線卻是一刻也等不起。除了技術轉讓的1.05億元外,佰利聯(lián)在上述生產線的投入已達數(shù)億元。前述董秘辦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坦言項目“目前投入比預計要高”。
不過,董秘辦相關人士也表示,“后期我們會找有氯化法鈦生產技術的機構,爭取能達到當初計劃的預期產能!
事實上,國內氯化法鈦白項目受阻已非個例。與佰利聯(lián)相似,中云南新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此前引進的德國鈦康“氯化法工藝”亦曾無法順利投產。
在楊遜看來,氯化法工藝引進國內都面臨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無論是人員配備還是設備制作都無法與外國的技術進行很好地對接。
然而技術壁壘卻不改一眾鈦白粉公司對“氯化法工藝”的追捧。在鈦白粉產能擴張的背景下,更為高端的氯化法工藝顯然符合“培育高端市場”的政策要求。
前不久召開的全國鈦白粉行業(yè)年會上也有消息稱,2016年上半年鈦白粉價格整體處于上升通道之中,2018年鈦白粉價格有望站上2萬元/噸的歷史高點,迎來行業(yè)發(fā)展的“黃金時期”。
2012年,佰利聯(lián)斥資1.05億元從德國鈦康引進氯化法鈦白粉生產技術用于IPO募投項目。然而裝置建成后首次聯(lián)動試車失敗,對于失敗原因,佰利聯(lián)與德國鈦康各執(zhí)一詞,從合作伙伴到對薄公堂。4月12日,佰利聯(lián)發(fā)布公告,對德國鈦康公司(以下簡稱德國鈦康)此前的仲裁申請作出反請求。
佰利聯(lián)董秘辦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倘若仲裁失敗公司經營也不會受太大影響。此外,公司不會放棄上述生產線,亦在尋求其他公司技術支持爭取實現(xiàn)預期產能。
生意社鈦白粉行業(yè)分析師楊遜對記者表示,事實上,國內氯化法鈦白項目受阻已非個例,畢竟“國內和國外仍舊存在技術壁壘,買過來的技術一落地都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
鈦白粉技術轉讓陷糾紛
早在2012年11月,佰利聯(lián)與德國鈦康簽署合同,決定聘請德國鈦康為6萬噸/年氯化法鈦白粉生產線提供設計、建造、操作及技術服務,合同金額1.05億元。這項交易采取分期付款方式進行,2015年5月,雙方的合作推進至第六步,即生產線已經建成,開始第一次聯(lián)動試車。而隨著試車失敗,雙方糾紛最終爆發(fā)。
對于失敗原因,德國鈦康歸咎于佰利聯(lián)設備安裝不符合要求、員工操作錯誤。佰利聯(lián)董秘辦相關人士則表示,“我們是嚴格按照合同要求和技術人員指導購買機器設備”。佰利聯(lián)在去年9月就向德國鈦康發(fā)出了《終止合同通知書》。
今年1月,佰利聯(lián)收到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員會)仲裁通知,德國鈦康公司以公司為被申請人向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請求裁決解除佰利聯(lián)解除合同的行為無效,并支付逾3189萬元費用。
3月25日,佰利聯(lián)針對鈦康公司的《仲裁申請書》向仲裁委員會提交了《答辯意見及反請求申請》,同時提出反請求申請,請求裁決德國鈦康退還合同價款2750萬元及其利息,賠償違約損失6212.03萬元。
在12日發(fā)布的公告中,佰利聯(lián)稱,日前,公司收到仲裁委員會《反請求受理通知》,其所提出的仲裁反請求將與鈦康公司的仲裁請求一并進行審理。
對于此次糾紛,佰利聯(lián)董秘辦人士對記者表示,按照簽訂的合同來講,對方應該在一個時間點生產出產品,但他們沒有做到,影響到后續(xù)的安排,所以公司決定終止合同。針對仲裁申請,佰利聯(lián)也做了一份答辯狀,針對性地予以反駁。
佰利聯(lián):將尋求其他技術方合作
上述仲裁結果仍待時日,佰利聯(lián)的氯化法鈦白粉生產線卻是一刻也等不起。除了技術轉讓的1.05億元外,佰利聯(lián)在上述生產線的投入已達數(shù)億元。前述董秘辦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坦言項目“目前投入比預計要高”。
不過,董秘辦相關人士也表示,“后期我們會找有氯化法鈦生產技術的機構,爭取能達到當初計劃的預期產能!
事實上,國內氯化法鈦白項目受阻已非個例。與佰利聯(lián)相似,中云南新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此前引進的德國鈦康“氯化法工藝”亦曾無法順利投產。
在楊遜看來,氯化法工藝引進國內都面臨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無論是人員配備還是設備制作都無法與外國的技術進行很好地對接。
然而技術壁壘卻不改一眾鈦白粉公司對“氯化法工藝”的追捧。在鈦白粉產能擴張的背景下,更為高端的氯化法工藝顯然符合“培育高端市場”的政策要求。
前不久召開的全國鈦白粉行業(yè)年會上也有消息稱,2016年上半年鈦白粉價格整體處于上升通道之中,2018年鈦白粉價格有望站上2萬元/噸的歷史高點,迎來行業(yè)發(fā)展的“黃金時期”。